四川省天然林保护条例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23 05:11:31   浏览:9778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四川省天然林保护条例

四川省人大常委会


四川省天然林保护条例

  
  1999年1月29日四川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
  根据2009年3月27日四川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关于修改〈四川省天然林保护条例〉的决定》修正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保护天然林资源,防止水土流失,维护和改善长江、黄河上游生态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天然林是指未经人为措施而自然起源的原始林和天然次生林。
  人工林中划为防护林、特种用途林等公益林的保护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 在四川省行政区域内从事天然林保护、管理和资源利用等活动,必须遵守本条例。
  第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把天然林的保护和管理工作纳入社会经济发展计划,加强对天然林保护工作的领导。
  第五条 省林业主管部门负责全省天然林保护的管理、监督工作。市(地、州)、县(市、区)林业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天然林保护的管理、监督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按照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规定,做好天然林的保护管理工作。
  国有森林经营单位应加强对天然林资源的保护管理,具体落实管护措施。
  第六条 天然林保护管理坚持保护天然林与培育人工林相结合;实行分类经营,合理利用;坚持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
  第七条 在天然林保护管理工作中作出显著成绩的单位或个人,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有关部门给予表彰奖励。
第二章 规  划
  第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的天然林保护规划,确定保护范围和保护目标,报上一级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
  第九条 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根据天然林保护规划制定总体设计,报上一级林业主管部门审批。
  国有森林经营单位根据天然林保护规划制定总体设计,报其主管部门审批。
  第十条 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应根据总体设计编制实施方案,报上一级林业主管部门审批。
  国有森林经营单位应根据总体设计编制实施方案,报其主管部门审批。
  第十一条 经批准的天然林保护规划、总体设计和实施方案,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变更,确需变更的,应经原审批机关审批。
第三章 保  护
  第十二条 禁止对下列天然林进行采伐和从事可能导致天然林毁坏的活动:
  (一)面积在100公顷以上集中连片的原始林;
  (二)天然林保护规划确定禁止采伐的原始林;
  (三)位于江河两岸及水库库周的天然林;
  (四)位于山地灾害多发地带的天然林;
  (五)省人民政府确定的其他禁止采伐的天然林。
  第十三条 禁止对天然林进行商品性采伐。
  第十四条 禁止毁坏天然林开垦、采石、采砂、采土以及其他毁林行为。
  第十五条 县级林业主管部门、国有森林经营单位和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大力发展薪炭林。鼓励天然林保护范围内的农村村民和城镇居民以电、煤等其他能源代替烧柴,改灶节柴;不具备条件的,可根据国家下达的采伐限额,经林业主管部门批准,在确定的区域内采伐烧柴。
  第十六条 鼓励天然林保护范围内的单位和个人使用木材替代品。其基本建设确需的自用材,应凭有关文件,根据国家下达的采伐限额,经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审核,逐级上报省林业主管部门审批,在确定的区域内采伐。
  第十七条 以保护、培育天然林为目的的抚育性采伐,经省林业主管部门按照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审批后,由森林经营单位按照批准的方案组织实施。
  第十八条 勘查、开采矿藏和从事各项工程建设,确需征用、占用天然林林地的,应经省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并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缴纳林地补偿、安置补助等费用,办理用地手续。
  征用、占用天然林林地勘查、开采矿藏或从事各项工程建设确需采伐林木的,应办理采伐许可证,依法对林木所有者或者经营者的林木损失进行补偿,并在林业主管部门指定的地块植树造林,恢复植被,或者按照国务院规定缴纳森林植被恢复费。
  第十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在天然林保护范围的边沿设立天然林保护标牌。
  新造幼林和其他必须封山育林的地方,由当地人民政府组织封山育林,设置封山育林标牌并公告。
  禁止擅自移动或损坏天然林保护标牌和封山育林标牌。
  第二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根据实际需要和天然林管护情况划定保护责任区,督促保护管理单位制定保护措施,组织群众护林。
  乡(镇)人民政府和森林经营单位建立的护林组织,在划定的保护责任区内组织巡护,制止破坏天然林资源的行为。
  第二十一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依法做好天然林火灾的预防、扑救工作。各级林业主管部门依法负责组织天然林病虫害防治工作。
第四章 管理监督
  第二十二条 天然林保护工作实行政府首长负责制,将天然林保护和天然林资源消长纳入目标管理。
  上级人民政府应对下级人民政府天然林保护规划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二十三条 天然林资源保护实行监察制度。
  省林业主管部门可根据需要向有关市、地、州派驻天然林资源监察特派员,加强对天然林保护工作的监督检查。
  第二十四条 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应对天然林资源进行监测,并将监测结果报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林业主管部门。
  第二十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加强天然林林地资源的管理,依法确认林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维护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第二十六条 依照本条例第十六条规定,在天然林保护范围内采伐林木的,必须依法办理林木采伐许可证,实施低强度择伐,并采取防止水土流失的措施。单位所需的自用材,由林业主管部门指定的采伐单位采伐。
  林业主管部门应加强对采伐行为的监督检查。
  第二十七条 国家下达的各类采伐限额不得相互挪用、挤占。
  第二十八条 在天然林保护范围内设立木材加工厂,必须经省林业主管部门审查批准,依法办理登记注册手续。经批准设立的木材加工厂,允许加工依照本条例第十六条、第十七条规定采伐的林木,以及从人工林采伐的林木和天然林保护范围外合法购进的木材。
  第二十九条 运输木材必须依照《四川省木材运输管理条例》的规定执行。林业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木材运输的监督管理。
  第三十条 各级林业主管部门、森林经营单位和集体经济组织,应根据天然林保护规划和总体设计组织营造生态公益林,有计划地更新改造低效林。
  第三十一条 森林经营单位、集体经济组织和个人,可以按照天然林保护规划因地制宜地开展种植、养殖、森林旅游等多种经营活动。
  第三十二条 天然林保护专项资金和依法设立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必须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挪用、挤占,审计部门应定期进行审计监督。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盗伐天然林林木的,依法赔偿损失;责令补种盗伐株数10倍的树木,没收盗伐的树木或者变卖所得,并处盗伐树木价值5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罚款。
  滥伐天然林林木的,责令补种滥伐株数5倍的树木,并处滥伐树木价值3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一条规定的,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予以行政处分。
  第三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开垦、采石、采砂、采土和从事种植、养殖、森林旅游等活动,致使天然林受到损坏的,依法赔偿损失;责令停止违法行为,补种毁坏株数1倍以上3倍以下的树木,可处毁坏树木价值3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八条第一款规定,未经林业主管部门审核同意的,责令限期补办手续或退还所占用的林地,处以每平方米5至15元的罚款;造成林地破坏或其他实际损失的,责令赔偿损失。
  第三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九条第三款规定的,责令赔偿损失,限期恢复原状;可处100元以上500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的,责令改正;已采伐林木的,以滥伐林木行为论处。
  第三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八条规定的,责令停止生产,没收木材及其制品、加工设备和违法所得;可并处2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条 本条例规定的行政处罚由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实施。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可以委托乡、镇人民政府实施本条例第三十五条、第三十七条规定的行政处罚。
  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在林区设立的森林公安机关,可以代行本条例第三十三条、第三十五条规定的行政处罚权。
  第四十一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的其他违法行为,依照有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罚。
  第四十二条 林业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国有森林经营单位的主管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弄虚作假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四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违法行为,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四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逾期不申请复议、不起诉又不履行的,林业主管部门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六章 附  则
  第四十五条 本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教育部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目 录

   序言

  第一部分 总体战略

  第一章 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

  (一)指导思想

  (二)工作方针

  第二章 战略目标和战略主题

  (三)战略目标

  (四)战略主题

  第二部分 发展任务

  第三章 学前教育

  (五)基本普及学前教育

  (六)明确政府职责

  (七)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

  第四章 义务教育

  (八)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

  (九)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十)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

  第五章 高中阶段教育

  (十一)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十二)全面提高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

  (十三)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

  第六章 职业教育

  (十四)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十五)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

  (十六)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

  (十七)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

  第七章 高等教育

  (十八)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十九)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十)提升科学研究水平

  (二十一)增强社会服务能力

  (二十二)优化结构办出特色

  第八章 继续教育

  (二十三)加快发展继续教育

  (二十四)建立健全继续教育体制机制

  (二十五)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

  第九章 民族教育

  (二十六)重视和支持民族教育事业

  (二十七)全面提高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水平

  第十章 特殊教育

  (二十八)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

  (二十九)完善特殊教育体系

  (三十)健全特殊教育保障机制

  第三部分 体制改革

  第十一章 人才培养体制改革

  (三十一)更新人才培养观念

  (三十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三十三)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

  第十二章 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三十四)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三十五)完善中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

  (三十六)完善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

  (三十七)加强信息公开和社会监督

  第十三章 建设现代学校制度

  (三十八)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

  (三十九)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

  (四十)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

  (四十一)完善中小学学校管理制度

  第十四章 办学体制改革

  (四十二)深化办学体制改革

  (四十三)大力支持民办教育

  (四十四)依法管理民办教育

  第十五章 管理体制改革

  (四十五)健全统筹有力、权责明确的教育管理体制

  (四十六)加强省级政府教育统筹

  (四十七)转变政府教育管理职能

  第十六章 扩大教育开放

  (四十八)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四十九)引进优质教育资源

  (五十)提高交流合作水平

  第四部分 保障措施

  第十七章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五十一)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

  (五十二)加强师德建设

  (五十三)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五十四)提高教师地位待遇

  (五十五)健全教师管理制度

  第十八章 保障经费投入

  (五十六)加大教育投入

  (五十七)完善投入机制

  (五十八)加强经费管理

  第十九章 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

  (五十九)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六十)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

  (六十一)构建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

  第二十章 推进依法治教

  (六十二)完善教育法律法规

  (六十三)全面推进依法行政

  (六十四)大力推进依法治校

  (六十五)完善督导制度和监督问责机制

  第二十一章 重大项目和改革试点

  (六十六)组织实施重大项目

  (六十七)组织开展改革试点

  第二十二章 加强组织领导

  (六十八)加强和改善对教育工作的领导

  (六十九)加强和改进教育系统党的建设

  (七十)切实维护教育系统和谐稳定

  实施

  

  根据党的十七大关于“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部署,为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制定本《教育规划纲要》。

  序 言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强国必先强教。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决定性意义。

  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教育。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以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全党全社会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建成了世界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保障了亿万人民群众受教育的权利。教育投入大幅增长,办学条件显著改善,教育改革逐步深化,办学水平不断提高。进入本世纪以来,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职业教育快速发展,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农村教育得到加强,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教育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全民族素质,推进了科技创新、文化繁荣,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作出了不可替代的重大贡献。我国实现了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才竞争日趋激烈。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人口、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大,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都凸显了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中国未来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基础在教育。

  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教育还不完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内容方法比较陈旧,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素质教育推进困难;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教育体制机制不完善,学校办学活力不足;教育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城乡、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滞后;教育投入不足,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尚未得到完全落实。接受良好教育成为人民群众强烈期盼,深化教育改革成为全社会共同心声。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振兴,全民有责。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必须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按照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坚持育人为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第一部分 总体战略

  第一章 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

  (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优先发展教育,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全面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把握教育发展阶段性特征,坚持以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面向社会需求,优化结构布局,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

  (二)工作方针。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

  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教育优先发展是党和国家提出并长期坚持的一项重大方针。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基本要求,切实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充分调动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的积极性,共同担负起培育下一代的责任,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完善体制和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不断扩大社会资源对教育的投入。

  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人力资源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努力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要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鼓励地方和学校大胆探索和试验,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创新人才培养体制、办学体制、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质量评价和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加快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质量多样化人才需要与教育培养能力不足的矛盾、人民群众期盼良好教育与资源相对短缺的矛盾、增强教育活力与体制机制约束的矛盾,为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公平的关键是机会公平,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教育公平的主要责任在政府,全社会要共同促进教育公平。

  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制定教育质量国家标准,建立健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第二章 战略目标和战略主题

  (三)战略目标。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毛入学率达到40%;扫除青壮年文盲。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从12.4年提高到13.5年;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9.5年提高到11.2年,其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20%,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程度的人数比2009年翻一番。

  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保障公民依法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建成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缩小区域差距。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切实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问题。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利。

  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教育质量整体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不断扩大,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接受高质量教育的需求。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各类人才服务国家、服务人民和参与国际竞争能力显著增强。

  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互沟通,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有效衔接。继续教育参与率大幅提升,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年参与率达到50%。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促进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学有所成、学有所用。

  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深化改革,提高教育开放水平,全面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的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教育体制机制,办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

  (四)战略主题。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道德教育,坚定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和信心;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加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切实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

  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

  坚持全面发展。全面加强和改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坚持文化知识学习与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加强体育,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确保学生体育课程和课余活动时间,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加强美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加强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重视安全教育、生命教育、国防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二部分 发展任务

  第三章 学前教育

  (五)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学前教育对幼儿身心健康、习惯养成、智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科学保教方法,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到2020年,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重视0至3岁婴幼儿教育。

  (六)明确政府职责。把发展学前教育纳入城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加大政府投入,完善成本合理分担机制,对家庭经济困难幼儿入园给予补助。加强学前教育管理,规范办园行为。制定学前教育办园标准,建立幼儿园准入制度。完善幼儿园收费管理办法。严格执行幼儿教师资格标准,切实加强幼儿教师培养培训,提高幼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依法落实幼儿教师地位和待遇。教育行政部门加强对学前教育的宏观指导和管理,相关部门履行各自职责,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发展学前教育。

  (七)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努力提高农村学前教育普及程度。着力保证留守儿童入园。采取多种形式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改扩建、新建幼儿园,充分利用中小学布局调整富余的校舍和教师举办幼儿园(班)。发挥乡镇中心幼儿园对村幼儿园的示范指导作用。支持贫困地区发展学前教育。

  第四章 义务教育

  (八)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义务教育是国家依法统一实施、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和普及性,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注重品行培养,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健康体魄,养成良好习惯。到2020年,全面提高普及水平,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基本实现区域内均衡发展,确保适龄儿童少年接受良好义务教育。

  巩固义务教育普及成果。适应城乡发展需要,合理规划学校布局,办好必要的教学点,方便学生就近入学。坚持以输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确保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研究制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和动态监测机制。加快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优先满足留守儿童住宿需求。采取必要措施,确保适龄儿童少年不因家庭经济困难、就学困难、学习困难等原因而失学,努力消除辍学现象。

  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建立国家义务教育质量基本标准和监测制度。严格执行义务教育国家课程标准、教师资格标准。深化课程与教学方法改革,推行小班教学。配齐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教师,开足开好规定课程。大力推广普通话教学,使用规范汉字。

  增强学生体质。科学安排学习、生活、锻炼,保证学生睡眠时间。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不断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倡合理膳食,改善学生营养状况,提高贫困地区农村学生营养水平。保护学生视力。

  (九)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均衡配置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资源。

  切实缩小校际差距,着力解决择校问题。加快薄弱学校改造,着力提高师资水平。实行县(区)域内教师、校长交流制度。实行优质普通高中和优质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办法。义务教育阶段不得设置重点学校和重点班。在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就近进入公办学校的前提下,发展民办教育,提供选择机会。

  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建立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在财政拨款、学校建设、教师配置等方面向农村倾斜。率先在县(区)域内实现城乡均衡发展,逐步在更大范围内推进。

  努力缩小区域差距。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的转移支付力度。鼓励发达地区支援欠发达地区。

  (十)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课业负担严重损害儿童少年身心健康。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必须共同努力,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把减负落实到中小学教育全过程,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率先实现小学生减负。

  各级政府要把减负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统筹规划,整体推进。调整教材内容,科学设计课程难度。改革考试评价制度和学校考核办法。规范办学行为,建立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和公告制度。不得以升学率对地区和学校进行排名,不得下达升学指标。规范各种社会补习机构和教辅市场。加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丰富学生课外及校外活动。

  学校要把减负落实到教育教学各个环节,给学生留下了解社会、深入思考、动手实践、健身娱乐的时间。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改进教学方法,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减少作业量和考试次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爱好。严格执行课程方案,不得增加课时和提高难度。各种等级考试和竞赛成绩不得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入学与升学的依据。

  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儿童少年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尊重子女的健康情趣,培养子女的良好习惯,加强与学校的沟通配合,共同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第五章 高中阶段教育

  (十一)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中阶段教育是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对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创新人才具有特殊意义。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克服应试教育倾向。到2020年,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满足初中毕业生接受高中阶段教育需求。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合理确定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比例,今后一个时期总体保持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大体相当。加大对中西部贫困地区高中阶段教育的扶持力度。

  (十二)全面提高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全面落实课程方案,保证学生全面完成国家规定的文理等各门课程的学习。创造条件开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逐步消除大班额现象。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建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全面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加强对学生的理想、心理、学业等多方面指导。

  (十三)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促进办学体制多样化,扩大优质资源。推进培养模式多样化,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探索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途径。鼓励普通高中办出特色。鼓励有条件的普通高中根据需要适当增加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探索综合高中发展模式。采取多种方式,为在校生和未升学毕业生提供职业教育。

  第六章 职业教育

  (十四)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政府切实履行发展职业教育的职责。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促使职业教育规模、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统筹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健全多渠道投入机制,加大职业教育投入。

  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坚持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并重。制定职业学校基本办学标准。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提升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立健全技能型人才到职业学校从教的制度。完善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师资格标准和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聘办法。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吸收企业参加教育质量评估。开展职业技能竞赛。

  (十五)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鼓励行业组织、企业举办职业学校,鼓励委托职业学校进行职工培训。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接收学生实习实训和教师实践,鼓励企业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

  (十六)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把加强职业教育作为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统筹,促进农科教结合。强化省、市(地)级政府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责任,扩大农村职业教育培训覆盖面,根据需要办好县级职教中心。强化职业教育资源的统筹协调和综合利用,推进城乡、区域合作,增强服务“三农”能力。加强涉农专业建设,加大培养适应农业和农村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力度。支持各级各类学校积极参与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开展进城务工人员、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逐步实施农村新成长劳动力免费劳动预备制培训。

  (十七)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完善职业教育支持政策。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制度,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改革招生和教学模式。积极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推进职业学校专业课程内容和职业标准相衔接。完善就业准入制度,执行“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的规定。制定退役士兵接受职业教育培训的办法。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课程衔接体系。鼓励毕业生在职继续学习,完善职业学校毕业生直接升学制度,拓宽毕业生继续学习渠道。提高技能型人才的社会地位和待遇。加大对有突出贡献高技能人才的宣传表彰力度,形成行行出状元的良好社会氛围。

  第七章 高等教育

  (十八)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到2020年,高等教育结构更加合理,特色更加鲜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整体水平全面提升,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高等学校,若干所大学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

  (十九)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加大教学投入。把教学作为教师考核的首要内容,把教授为低年级学生授课作为重要制度。加强实验室、校内外实习基地、课程教材等基本建设。深化教学改革。推进和完善学分制,实行弹性学制,促进文理交融。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就业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全面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严格教学管理。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改进高校教学评估。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励学生刻苦学习,增强诚信意识,养成良好学风。

  大力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建立以科学与工程技术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责任制和导师项目资助制,推行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双导师制”。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加强管理,不断提高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培养质量。

  (二十)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充分发挥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鼓励高校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国防科技创新和区域创新中作出贡献。大力开展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坚持服务国家目标与鼓励自由探索相结合,加强基础研究;以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加强应用研究。促进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科技教育资源共享,推动高校创新组织模式,培育跨学科、跨领域的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团队。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与创新人才培养相结合。充分发挥研究生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加强高校重点科研创新基地与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完善以创新和质量为导向的科研评价机制。积极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深入实施“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

  (二十一)增强社会服务能力。高校要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全方位开展服务。推进产学研用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规范校办产业发展。为社会成员提供继续教育服务。开展科学普及工作,提高公众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积极推进文化传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积极参与决策咨询,主动开展前瞻性、对策性研究,充分发挥智囊团、思想库作用。鼓励师生开展志愿服务。

  (二十二)优化结构办出特色。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优化学科专业、类型、层次结构,促进多学科交叉和融合。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加快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优化区域布局结构。设立支持地方高等教育专项资金,实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新增招生计划向中西部高等教育资源短缺地区倾斜,扩大东部高校在中西部地区招生规模,加大东部高校对西部高校对口支援力度。鼓励东部地区高等教育率先发展。建立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军队人才培养体系。

  促进高校办出特色。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发挥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的作用,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

  加快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以重点学科建设为基础,继续实施“985工程”和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继续实施“211工程”和启动特色重点学科项目。改进管理模式,引入竞争机制,实行绩效评估,进行动态管理。鼓励学校优势学科面向世界,支持参与和设立国际学术合作组织、国际科学计划,支持与境外高水平教育、科研机构建立联合研发基地。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的步伐,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形成一批世界一流学科,产生一批国际领先的原创性成果,为提升我国综合国力贡献力量。

  第八章 继续教育

  (二十三)加快发展继续教育。继续教育是面向学校教育之后所有社会成员的教育活动,特别是成人教育活动,是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新继续教育观念,加大投入力度,以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为核心,大力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稳步发展学历继续教育。重视老年教育。倡导全民阅读。广泛开展城乡社区教育,加快各类学习型组织建设,基本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二十四)建立健全继续教育体制机制。政府成立跨部门继续教育协调机构,统筹指导继续教育发展。将继续教育纳入区域、行业总体发展规划。行业主管部门或协会负责制定行业继续教育规划和组织实施办法。加快继续教育法制建设。健全继续教育激励机制,推进继续教育与工作考核、岗位聘任(聘用)、职务(职称)评聘、职业注册等人事管理制度的衔接。鼓励个人多种形式接受继续教育,支持用人单位为从业人员接受继续教育提供条件。加强继续教育监管和评估。

  (二十五)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发展和规范教育培训服务,统筹扩大继续教育资源。鼓励学校、科研院所、企业等相关组织开展继续教育。加强城乡社区教育机构和网络建设,开发社区教育资源。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建设以卫星、电视和互联网等为载体的远程开放继续教育及公共服务平台,为学习者提供方便、灵活、个性化的学习条件。

  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纵向衔接、横向沟通,提供多次选择机会,满足个人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要。健全宽进严出的学习制度,办好开放大学,改革和完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建立继续教育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实现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衔接。

  第九章 民族教育

  (二十六)重视和支持民族教育事业。加快民族教育事业发展,对于推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要加强对民族教育工作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切实解决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面临的特殊困难和突出问题。

  在各级各类学校广泛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推动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国家法律法规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引导广大师生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不断夯实各民族大团结的基础,增强中华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

  (二十七)全面提高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水平。公共教育资源要向民族地区倾斜。中央和地方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对民族教育支持力度。

  促进民族地区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巩固民族地区义务教育普及成果,确保适龄儿童少年依法接受义务教育,全面提高普及水平,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支持边境县和民族自治地方贫困县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加强民族地区寄宿制学校建设。加快民族地区高中阶段教育发展。支持教育基础薄弱地区改扩建、新建一批高中阶段学校。大力发展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加大对民族地区中等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积极发展民族地区高等教育。支持民族院校加强学科和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办学质量和管理水平。进一步办好高校民族预科班。加大对人口较少民族教育事业的扶持力度。

  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全面开设汉语文课程,全面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接受教育的权利。全面加强学前双语教育。国家对双语教学的师资培养培训、教学研究、教材开发和出版给予支持。

  加强教育对口支援。认真组织落实内地省市对民族地区教育支援工作。充分利用内地优质教育资源,探索多种形式,吸引更多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学生到内地接受教育。办好面向民族地区的职业学校。加大对民族地区师资培养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国家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支持高等学校毕业生到民族地区基层任教。支持民族地区发展现代远程教育,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

  第十章 特殊教育

  (二十八)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特殊教育是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帮助残疾人更好地融入社会的基本途径。各级政府要加快发展特殊教育,把特殊教育事业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列入议事日程。全社会要关心支持特殊教育。

  提高残疾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潜能开发和缺陷补偿,培养残疾学生积极面对人生、全面融入社会的意识和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加强残疾学生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培养。

  (二十九)完善特殊教育体系。到2020年,基本实现市(地)和30万人口以上、残疾儿童少年较多的县(市)都有一所特殊教育学校。各级各类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接收残疾人入学,不断扩大随班就读和普通学校特教班规模。全面提高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加快发展残疾人高中阶段教育,大力推进残疾人职业教育,重视发展残疾人高等教育。因地制宜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

  (三十)健全特殊教育保障机制。国家制定特殊教育学校基本办学标准,地方政府制定学生人均公用经费标准。加大对特殊教育的投入力度。鼓励和支持接收残疾学生的普通学校为残疾学生创造学习生活条件。加强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采取措施落实特殊教育教师待遇。在优秀教师表彰中提高特殊教育教师比例。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学生的资助力度。逐步实施残疾学生高中阶段免费教育。

  第三部分 体制改革

  第十一章 人才培养体制改革

  (三十一)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关键是更新教育观念,核心是改革人才培养体制,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树立全面发展观念,努力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树立人人成才观念,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为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树立系统培养观念,推进小学、中学、大学有机衔接,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加强学校之间、校企之间、学校与科研机构之间合作以及中外合作等多种联合培养方式,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

  (三十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

  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要求,推进课程改革,加强教材建设,建立健全教材质量监管制度。深入研究、确定不同教育阶段学生必须掌握的核心内容,形成教学内容更新机制。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作用,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注重知行统一。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开发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增强学生科学实验、生产实习和技能实训的成效。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开展各种课外及校外活动。加强中小学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加强学生社团组织指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和公益事业。

  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推进分层教学、走班制、学分制、导师制等教学管理制度改革。建立学习困难学生的帮助机制。改进优异学生培养方式,在跳级、转学、转换专业以及选修更高学段课程等方面给予支持和指导。健全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选拔方式,改进中学生升学推荐办法,创新研究生培养方法。探索高中阶段、高等学校拔尖学生培养模式。

  (三十三)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改进教育教学评价。根据培养目标和人才理念,建立科学、多样的评价标准。开展由政府、学校、家长及社会各方面参与的教育质量评价活动。做好学生成长记录,完善综合素质评价。探索促进学生发展的多种评价方式,激励学生乐观向上、自主自立、努力成才。

  改进人才评价及选用制度,为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环境。树立科学人才观,建立以岗位职责为基础,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科学化、社会化人才评价发现机制。强化人才选拔使用中对实践能力的考查,克服社会用人单纯追求学历的倾向。

  第十二章 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三十四)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以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克服一考定终身的弊端,推进素质教育实施和创新人才培养。按照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公平的原则,探索招生与考试相对分离的办法,政府宏观管理,专业机构组织实施,学校依法自主招生,学生多次选择,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加强考试管理,完善专业考试机构功能,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成立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研究制定考试改革方案,指导考试改革试点。

  (三十五)完善中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完善初中就近免试入学的具体办法。完善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为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改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方式,发挥优质普通高中和优质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名额合理分配的导向作用。规范优秀特长生录取程序与办法。中等职业学校实行自主招生或注册入学。

  (三十六)完善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深化考试内容和形式改革,着重考查综合素质和能力。以高等学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为依据,完善国家考试科目试题库,保证国家考试的科学性、导向性和规范性。探索有的科目一年多次考试的办法,探索实行社会化考试。

  逐步实施高等学校分类入学考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入学考试由全国统一组织;高等职业教育入学考试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组织。成人高等教育招生办法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确定。深入推进研究生入学考试制度改革,加强创新能力考查,发挥和规范导师在选拔录取中的作用。

  完善高等学校招生名额分配方式和招生录取办法,建立健全有利于促进入学机会公平、有利于优秀人才选拔的多元录取机制。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招生以统一入学考试为基本方式,结合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对特长显著、符合学校培养要求的,依据面试或者测试结果自主录取;高中阶段全面发展、表现优异的,推荐录取;符合条件、自愿到国家需要的行业、地区就业的,签订协议实行定向录取;对在实践岗位上作出突出贡献或具有特殊才能的人才,建立专门程序,破格录取。

  (三十七)加强信息公开和社会监督。完善考试招生信息发布制度,实现信息公开透明,保障考生权益,加强政府和社会监督。公开高等学校招生名额分配原则和办法,公开招生章程和政策、招生程序和结果,公开自主招生办法、程序和结果。加强考试招生法规建设,规范学校招生录取程序,清理并规范升学加分政策。强化考试安全责任,加强诚信制度建设,坚决防范和严肃查处考试招生舞弊行为。

  第十三章 建设现代学校制度

  (三十八)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适应中国国情和时代要求,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新型关系。适应国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求,明确政府管理权限和职责,明确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权利和责任。探索适应不同类型教育和人才成长的学校管理体制与办学模式,避免千校一面。完善学校目标管理和绩效管理机制。健全校务公开制度,接受师生员工和社会的监督。随着国家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推进,探索建立符合学校特点的管理制度和配套政策,克服行政化倾向,取消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

  (三十九)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政府及其部门要树立服务意识,改进管理方式,完善监管机制,减少和规范对学校的行政审批事项,依法保障学校充分行使办学自主权和承担相应责任。高等学校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宏观政策,自主开展教学活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社会服务,自主设置和调整学科、专业,自主制定学校规划并组织实施,自主设置教学、科研、行政管理机构,自主确定内部收入分配,自主管理和使用人才,自主管理和使用学校财产和经费。扩大普通高中及中等职业学校在办学模式、育人方式、资源配置、人事管理、合作办学、社区服务等方面的自主权。

  (四十)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完善治理结构。公办高等学校要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健全议事规则与决策程序,依法落实党委、校长职权。完善大学校长选拔任用办法。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学科建设、学术评价、学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探索教授治学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教授在教学、学术研究和学校管理中的作用。加强教职工代表大会、学生代表大会建设,发挥群众团体的作用。

  加强章程建设。各类高校应依法制定章程,依照章程规定管理学校。尊重学术自由,营造宽松的学术环境。全面实行聘任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确立科学的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

  扩大社会合作。探索建立高等学校理事会或董事会,健全社会支持和监督学校发展的长效机制。探索高等学校与行业、企业密切合作共建的模式,推进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社会团体的资源共享,形成协调合作的有效机制,提高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能力。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

  推进专业评价。鼓励专门机构和社会中介机构对高等学校学科、专业、课程等水平和质量进行评估。建立科学、规范的评估制度。探索与国际高水平教育评价机构合作,形成中国特色学校评价模式。建立高等学校质量年度报告发布制度。

  (四十一)完善中小学学校管理制度。完善普通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校长负责制。完善校长任职条件和任用办法。实行校务会议等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扩大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自主权。建立中小学家长委员会。引导社区和有关专业人士参与学校管理和监督。发挥企业参与中等职业学校发展的作用。建立中等职业学校与行业、企业合作机制。

  第十四章 办学体制改革

  (四十二)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办学主体多元、办学形式多样、充满生机活力的办学体制,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全社会积极参与、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调动全社会参与的积极性,进一步激发教育活力,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需求。

  深化公办学校办学体制改革,积极鼓励行业、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公办学校办学,扶持薄弱学校发展,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增强办学活力,提高办学效益。各地可从实际出发,开展公办学校联合办学、委托管理等试验,探索多种形式,提高办学水平。

  改进非义务教育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完善优惠政策,鼓励公平竞争,引导社会资金以多种方式进入教育领域。

  (四十三)大力支持民办教育。民办教育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各级政府要把发展民办教育作为重要工作职责,鼓励出资、捐资办学,促进社会力量以独立举办、共同举办等多种形式兴办教育。完善独立学院管理和运行机制。支持民办学校创新体制机制和育人模式,提高质量,办出特色,办好一批高水平民办学校。

  依法落实民办学校、学生、教师与公办学校、学生、教师平等的法律地位,保障民办学校办学自主权。清理并纠正对民办学校的各类歧视政策。制定完善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优惠政策。对具备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条件的民办学校,按规定程序予以审批。建立完善民办学校教师社会保险制度。

  健全公共财政对民办教育的扶持政策。政府委托民办学校承担有关教育和培训任务,拨付相应教育经费。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设立专项资金,用于资助民办学校。国家对发展民办教育作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学校和个人给予奖励和表彰。

  (四十四)依法管理民办教育。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加强民办教育的统筹、规划和管理工作。积极探索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分类管理。规范民办学校法人登记。完善民办学校法人治理结构。民办学校依法设立理事会或董事会,保障校长依法行使职权,逐步推进监事制度。积极发挥民办学校党组织的作用。完善民办高等学校督导专员制度。落实民办学校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依法明确民办学校变更、退出机制。切实落实民办学校法人财产权。依法建立民办学校财务、会计和资产管理制度。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学校资产、抽逃资金或者挪用办学经费。建立民办学校办学风险防范机制和信息公开制度。扩大社会参与民办学校的管理与监督。加强对民办教育的评估。

  第十五章 管理体制改革

  (四十五)健全统筹有力、权责明确的教育管理体制。以转变政府职能和简政放权为重点,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提高公共教育服务水平。明确各级政府责任,规范学校办学行为,促进管办评分离,形成政事分开、权责明确、统筹协调、规范有序的教育管理体制。中央政府统一领导和管理国家教育事业,制定发展规划、方针政策和基本标准,优化学科专业、类型、层次结构和区域布局。整体部署教育改革试验,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地方政府负责落实国家方针政策,开展教育改革试验,根据职责分工负责区域内教育改革、发展和稳定。

  (四十六)加强省级政府教育统筹。进一步加大省级政府对区域内各级各类教育的统筹。统筹管理义务教育,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依法落实发展义务教育的财政责任。促进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合理分布,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重点扶持困难地区高中阶段教育发展。促进省域内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和资源共享,支持行业、企业发展职业教育。完善以省级政府为主管理高等教育的体制,合理设置和调整高等学校及学科、专业布局,提高管理水平和办学质量。依法审批设立实施专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审批省级政府管理本科院校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和已确定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的学位授予点。完善省对省以下财政转移支付体制,加大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根据国家标准,结合本地实际,合理确定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教师编制等实施标准。统筹推进教育综合改革,促进教育区域协作,提高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支持和督促市(地)、县级政府履行职责,发展管理好当地各类教育。

  (四十七)转变政府教育管理职能。各级政府要切实履行统筹规划、政策引导、监督管理和提供公共教育服务的职责,建立健全公共教育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维护教育公平和教育秩序。改变直接管理学校的单一方式,综合应用立法、拨款、规划、信息服务、政策指导和必要的行政措施,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

  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管理的有效性。规范决策程序,重大教育政策出台前要公开讨论,充分听取群众意见。成立教育咨询委员会,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咨询论证,提高重大教育决策的科学性。建立和完善国家教育基本标准。整合国家教育质量监测评估机构及资源,完善监测评估体系,定期发布监测评估报告。加强教育监督检查,完善教育问责机制。

  培育专业教育服务机构。完善教育中介组织的准入、资助、监管和行业自律制度。积极发挥行业协会、专业学会、基金会等各类社会组织在教育公共治理中的作用。

  第十六章 扩大教育开放

  (四十八)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借鉴国际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促进我国教育改革发展,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地位、影响力和竞争力。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

  (四十九)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吸引境外知名学校、教育和科研机构以及企业,合作设立教育教学、实训、研究机构或项目。鼓励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办好若干所示范性中外合作学校和一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探索多种方式利用国外优质教育资源。

  吸引更多世界一流的专家学者来华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有计划地引进海外高端人才和学术团队。引进境外优秀教材,提高高等学校聘任外籍教师的比例。吸引海外优秀留学人员回国服务。

  (五十)提高交流合作水平。扩大政府间学历学位互认。支持中外大学间的教师互派、学生互换、学分互认和学位互授联授。加强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合作,建立教学科研合作平台,联合推进高水平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加强中小学、职业学校对外交流与合作。加强国际理解教育,推动跨文化交流,增进学生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推动我国高水平教育机构海外办学,加强教育国际交流,广泛开展国际合作和教育服务。支持国际汉语教育。提高孔子学院办学质量和水平。加大教育国际援助力度,为发展中国家培养培训专门人才。拓宽渠道和领域,建立高等学校毕业生海外志愿者服务机制。

  创新和完善公派出国留学机制,在全国公开选拔优秀学生进入国外高水平大学和研究机构学习。加强对自费出国留学的政策引导,加大对优秀自费留学生资助和奖励力度。坚持“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方针,提高对留学人员的服务和管理水平。

  进一步扩大外国留学生规模。增加中国政府奖学金数量,重点资助发展中国家学生,优化来华留学人员结构。实施来华留学预备教育,增加高等学校外语授课的学科专业,不断提高来华留学教育质量。

  加强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组织的合作,积极参与双边、多边和全球性、区域性教育合作。积极参与和推动国际组织教育政策、规则、标准的研究和制定。搭建高层次国际教育交流合作与政策对话平台,加强教育研究领域和教育创新实践活动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加强内地与港澳台地区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扩展交流内容,创新合作模式,促进教育事业共同发展。

  第四部分 保障措施

  第十七章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五十一)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提高教师地位,维护教师权益,改善教师待遇,使教师成为受人尊重的职业。严格教师资质,提升教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五十二)加强师德建设。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师要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任(聘用)和评价的首要内容。采取综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形成良好学术道德和学术风气,克服学术浮躁,查处学术不端行为。

  (五十三)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完善培养培训体系,做好培养培训规划,优化队伍结构,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通过研修培训、学术交流、项目资助等方式,培养教育教学骨干、“双师型”教师、学术带头人和校长,造就一批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

  以农村教师为重点,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创新农村教师补充机制,完善制度政策,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从教。积极推进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完善代偿机制,鼓励高校毕业生到艰苦边远地区当教师。完善教师培训制度,将教师培训经费列入政府预算,对教师实行每五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加大民族地区双语教师培养培训力度。加强校长培训,重视辅导员和班主任培训。加强教师教育,构建以师范院校为主体、综合大学参与、开放灵活的教师教育体系。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培养模式,增强实习实践环节,强化师德修养和教学能力训练,提高教师培养质量。

  以“双师型”教师为重点,加强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加大职业院校教师培养培训力度。依托相关高等学校和大中型企业,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完善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制度。完善相关人事制度,聘任(聘用)具有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担任专兼职教师,提高持有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教师比例。

  以中青年教师和创新团队为重点,建设高素质的高校教师队伍。大力提高高校教师教学水平、科研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促进跨学科、跨单位合作,形成高水平教学和科研创新团队。创新人事管理和薪酬分配方式,引导教师潜心教学科研,鼓励中青年优秀教师脱颖而出。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人才项目,为高校集聚具有国际影响的学科领军人才。

  (五十四)提高教师地位待遇。不断改善教师的工作

山东省省级行政审批事项改革方案(第二批)

山东省人民政府


山东省省级行政审批事项改革方案(第二批)

山东省人民政府令第127号


(《山东省省级行政审批事项改革方案(第二批)》已经省政府批准,现予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一、保留审批、核准、审核、备案事项
  (一)山东省发展计划委员会
  1.审批事项3项
  (1)权限内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及概算
  依据:《国务院关于严格限制新开工项目加强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源头控制的通知》(国发明电〔1995〕6号);《国家计委关于重申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和审批规定的通知》(计投资〔1999〕693号);《国家计委关于核定在建基本建设大中型项目概算等问题的通知》(计建设〔1996〕1154号)
  (2)权限内吸收外商投资项目
  依据:《关于扩大地方鼓励类不需要国家综合平衡的外商投资项目审批权限有关问题的通知》(计外资〔1999〕2147号)
  (3)权限内国外贷款(包括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外国政府贷款、国际商业贷款)项目
  依据:《国务院批转国家计委关于利用国外贷款工作分工意见的通知》(国发〔1986〕83号);国家计委《关于加强利用国际金融组织贷款项目计划管理的通知》(计外资〔1992〕24号);国家计委《关于加强利用外国政府贷款项目计划管理的通知》(计外资〔1992〕752号);国家计委《关于加强借用国际商业贷款项目计划管理的通知》(计外资〔1993〕2555号)
  2.核准事项3项
  (1)工程咨询单位丙级资格认定
  依据:《工程咨询业管理暂行办法》(国家计划委令第2号)
  (2)外地驻鲁办事机构的设立
  依据:《山东省外地驻鲁办事机构暂行管理办法》(鲁政办发〔1997〕58号)
  (3)进口设备免税项目确认书
  依据:《国务院关于调整进口设备税收政策的通知》(国发〔1997〕37号);《关于落实国务院调整进口设备税收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计规划〔1998〕250号)
  3.审核事项1项
  地方企业债券发行
  依据:《企业债券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121号)
  (二)山东省物价局
  1.审批事项1项
  行政性事业性收费标准
  依据:《收费许可证管理办法》(计价格〔1998〕2084号);《山东省行政性事业性收费管理条例》;《山东省行政性事业性收费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省政府令第47号)
  2.核准事项1项
  省定价目录范围内重要商品与服务价格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
  3.审核事项2项
  (1)中央定价目录范围事项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
  (2)价格鉴证机构资质与人员资格
  依据:国务院清理整顿经济鉴证类社会中介机构领导小组《关于印发〈关于规范价格鉴证机构管理意见〉的通知》(国清〔2000〕3号)
  (三)山东省经济贸易委员会
  1.审批事项13项
  (1)国家重点技术改造项目
  依据:《国家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审批程序和规定》(国经贸投资〔1999〕889号)
  (2)成品油经营许可证
  依据:《关于印发关于清理整顿成品油流通企业和规范成品油流通秩序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国经贸〔1999〕637号)
  (3)拍卖企业的设立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
  (4)旧机动车交易中心的设立
  依据:《旧机动车交易中心管理办法》(内贸机字〔1998〕第33号)
  (5)民用爆破器材的生产、经营、储运及相关事项
  依据:《民用爆破器材生产流通管理暂行规定》(国防科工委令第2号)
  (6)监控化学品的生产、经营、进口和使用许可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监控化学品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监控化学品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7)变质或过期失效的监控化学品的处理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监控化学品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监控化学品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8)供电营业许可证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电力供应与使用条例》(国务院令第196号)
  (9)电力热电联产改造投资项目
  依据:《关于印发〈关于发展热电联产的规定的通知〉的通知》(国计基础〔2000〕1268号)
  (10)省属国有企业变更隶属关系
  依据:《关于国有企业管理关系变更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经贸企改〔2001〕257号)
  (11)开采黄金矿山批准书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国务院关于对黄金矿产实行保护性开采的通知》(国发〔1998〕75号);《关于印发〈办理开采黄金矿产批准书的有关规定〉的通知》(国经贸黄金〔2000〕161号)
  (12)口岸的开放与关闭
  依据:《山东省口岸综合管理条例》《关于口岸开放的若干规定》(鲁政发〔1996〕75号)
  (13)易制毒化学品生产经营许可
  依据:《关于加强易制毒化学品生产经营管理的通知》(国经贸产业〔2000〕1105号);《关于全国经贸系统进一步做好禁毒工作的通知》(国经贸产业〔2000〕541号)
  2.核准事项7项
  (1)电工进网作业许可证和承装(修)电力设施许可证
  依据:《电力供应与使用条例》(国务院令第196号)
  (2)享受减免税等优惠政策的综合利用企业(综合利用电厂)认定
  依据:《国务院批转国家经贸委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开展资源综合利用意见的通知》(国发〔1996〕36号);《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管理办法》(国经贸资源〔1998〕716号);《综合利用电厂(机组)认定管理办法》(国经贸资源〔2000〕660号)
  (3)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
  依据:《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4)享受减免税等优惠政策的环保产业及设备(产品)确认
  依据:《关于公布〈当前国家鼓励发展的环保产业设备(产品)目录〉(第一批)的通知》(国经贸资源〔2000〕159号)
  (5)联运代理服务经营资格
  依据:《关于加强联运代理服务市场管理规范收费行为有关问题的通知》(国计价格〔1999〕516号)
  (6)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资格认证
  依据:《山东省资源综合利用条例》
  (7)鲜茧收购资格认定
  依据:《关于深化蚕茧流通体制改革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1〕44号)
  3.审核事项2项
  (1)外商投资商业企业项目
  依据:《外商投资商业企业试点办法》(国家经贸委、外经贸部令第12号)
  (2)列入国家计划的企业兼并破产项目
  依据:《国务院关于在若干城市实行国有企业兼并破产和职工再就业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务院关于在若干城市实行国有企业兼并破产和职工再就业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国发〔1997〕10号)
  (四)山东省教育厅
  1.审批事项11项
  (1)省属高等学校、中专学校专业设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关于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审批设立高等职业学校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办发〔2000〕3号);《普通中专学校设置暂行办法》(〔86〕教职字010号);《关于中等以下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意见》(鲁政发〔1992〕157号)
  (2)民办高校学历文凭考试试点
  依据:《关于进一步做好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考试试点工作的意见》(教成〔1996〕10号)
  (3)教育系统公费出国留学人员资格
  依据:《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资助出国留学人员选拔简章》
  (4)全省中小学生出国夏(冬)令营活动
  依据:《关于下放中小学生赴境外夏(冬)令营等活动审批权限的通知》(教外综〔1999〕31号)
  (5)省属高校举办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函授、夜大学资格
  依据:《关于普通高等学校函授、夜大学办学资格审批和专业备案工作的通知》(教成〔1992〕17号)
  (6)高校在山东设立函授站
  依据:《关于高等学校以函授、夜大学方式举办本专科教育的意见》(教高〔1999〕2号)
  (7)高校举办自学考试社会助学机构资格
  依据:《关于加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助学管理工作的通知》(教成司〔1997〕32号)
  (8)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及学科、专业和硕士授予单位新增学科、专业
  依据:《关于下放学位授予单位审批权的通知》(学位〔1999〕3号);《关于加强省级学位委员会建设的几点意见》(学位〔1995〕38号)
  (9)中小学教材的编写与选用
  依据:《中小学教材编写、审查和选用的规定》(教基〔1995〕2号)
  (10)全省性的中小学生各类竞赛活动
  依据:《中小学生竞赛活动管理若干规定》(教基〔1999〕1号)
  (11)教育网站、网校
  依据:《教育网站和网校暂行管理办法》(教基〔2000〕5号)
  2.核准事项4项
  (1)各类学校接受外国和港澳台学生资格
  依据:《高等学校接受外国留学生管理规定》(教育部令第9号)《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收和培养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地区及台湾省学生的暂行规定》(教外港〔1999〕22号)
  (2)大中专学校招生录取
  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条例》(〔1987〕教学字014号)
  (3)成人高等教育、普通中专学生毕业证书验印
  依据:《关于成人高等教育学历证书管理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教学厅〔1999〕3号);《普通中等专业学校设置暂行办法》(教职字〔1986〕010号)
  (4)高等学校师范类毕业生资格
  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暂行规定》(教学〔1997〕6号)
  3.审核事项4项
  (1)大中专学校的设立、变更
  依据:《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暂行条例》(国发〔1986〕108号);《关于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审批设立高等职业学校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办发〔2000〕3号);《普通中专学校设置暂行办法》(〔86〕教职字010号);《关于中等以下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意见》(鲁政发〔1992〕157号)
  (2)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服务机构资格认定
  依据:《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服务管理规定》(教外综〔1999〕44号)
  (3)高等学校招生广告及社会力量举办的各类大、中专学校(班)的招生广告
  依据:《关于文化、教育、卫生、社会广告管理的通知》(〔84〕工商标字39号)
  (4)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聘用外籍专业人员
  依据:《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聘用外籍专业人员管理办法》(外专发〔1996〕82号)
  4.备案事项1项
  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登记
  依据:《关于委托省级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门对举办研究生课程进修班进行登记备案的通知》(学位办〔1997〕2号)
  (五)山东省科技厅
  1.审批事项11项
  (1)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及省科技专项计划项目立项
  依据:《关于进一步加快科教兴农工作的意见》(鲁发〔1999〕29号);《中共山东省委关于加速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化若干意见》(鲁发〔1999〕26号);《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东省高新技术及产业发展纲要〉的通知》(鲁发〔2000〕19号);《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东省可持续发展十大科技示范工程总体实施方案的通知》(鲁政办发〔1998〕28号);《关于进一步加快科教兴农工作的意见》(鲁发〔1999〕29号)
  (2)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专项计划项目
  依据:《关于鼓励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若干规定》(鲁政发〔2000〕61号);
  (3)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依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成立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通知》(鲁政办发〔1989〕75号)
  (4)省级高新技术研究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技成果技术研究推广中心及重点实验室建设
  依据:《山东省科技进步条例》;《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技术研究推广中心暂行管理办法》(国科成字〔1996〕058号);《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规则》(国科发基字〔1999〕113号);《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若干意见》(鲁发〔1999〕26号)
  (5)冠省名称的民营科研机构
  依据:《山东省科技进步条例》;国家科委、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加强科技开发企业登记管理的规定》(国科发策字〔1990〕183号);《关于大力发展民营科技型企业若干问题的决定》(国科发改字〔1993〕348号)
  (6)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农业科技园区
  依据:《关于进一步加快科教兴农工作的意见》(鲁发〔1999〕29号);《省政府关于印发〈山东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暂行管理办法〉的通知》(鲁政发〔1992〕16号)
  (7)实验动物的生产、使用许可证和质量、环境设施合格证
  依据:《实验动物管理条例》(国家科委令第2号);《山东省实施〈实验动物管理条例〉办法》(省政府令第27号);《实验动物质量管理办法》(国科发财字〔1997〕593号);《实验动物微生物学和寄生虫学监测等级》(国家标准GB14922-94)
  (8)出国科技交流团组
  依据:《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因公出国审批权限,严格审批出国管理的通知》(鲁普发〔1994〕6号);《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出国审批管理工作中几个具体问题的通知》(鲁政办字〔1994〕152号)
  (9)秘密级国家秘密技术出口
  依据:《国家秘密技术出口审查规定》(国科发计字〔1998〕425号)
  (10)省科技进步奖、高新技术贡献奖
  依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国务院令第265号);《关于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若干意见》(鲁发〔1999〕26号);《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山东省高新技术及产业发展纲要〉的通知》(鲁发〔2000〕19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励管理办法》(科技部令第2号)
  (11)社会力量设立面向全省性科学技术奖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国务院令第265号);《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管理办法》(科技部令第3号)
  2.核准事项7项
  (1)省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认定
  依据:《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条件和办法》(国发〔1991〕12号);《省政府关于印发〈山东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暂行管理办法〉的通知》(鲁政发〔1992〕16号);《国家开发区外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条件和办法》(国科发火字〔1996〕018号);《国家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条件和办法》(国科发火字〔2000〕324号);《国家科委关于高新技术创业中心认定办法》(国科发火字〔1996〕42号);《关于鼓励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若干规定》(鲁政发〔2000〕61号)
  (2)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的认定
  依据:《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速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化若干意见》(鲁发〔1999〕26号)
  (3)专利信息检索单位资格的认定
  依据:《山东省专利保护条例》
  (4)国家科学技术秘密的密级确定
  依据:《科学技术保密规定》(国家科委、国家保密局令第20号)
  (5)举办全省性技术交易会和专利展览会
  依据:《山东省专利保护条例》;《技术交易会管理暂行办法》(国家科委令第10号);《关于加强专利广告出证管理的通知》(工商广字〔1998〕40号)
  (6)省级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认定
  依据:《山东省技术市场管理条例》;《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办法》(国家科委令第19号);《生产力促进中心管理办法》(国科发工字〔1997〕345号);《关于推动我国科技咨询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科发政字〔1995〕266号);《科技查新咨询工作管理办法》(国科发计字〔2000〕544号)
  (7)省属技术贸易机构的技术合同认定登记
  依据:《山东省技术市场管理条例》;《技术合同认定登记管理办法》(国科发政字〔2000〕63号)
  3.审核事项14项
  (1)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的认定
  依据:《关于印发〈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暂行管理办法〉的通知》(国科发计字〔1993〕60号);《国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认定暂行办法》(国科发火字〔1996〕42号)
  (2)国家级科技发展计划项目
  依据:《火炬计划管理办法》(国科发火字〔1996〕2号);《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管理办法》(国科发计〔1997〕503号);《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管理办法》(国科发计字〔1997〕223号);《科技兴贸行动计划》(国科发计字〔1999〕219号)
  (3)地方性正式科技期刊的创办及变更
  依据:《科学技术期刊管理办法》(国家科委、新闻出版署令第12号)
  (4)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认定和国家科技成果技术研究推广中心及省级生产力促进中心的设立
  依据:《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技术研究推广中心暂行管理办法》(国科成字〔1996〕058号);《生产力促进中心管理办法》(国科发工字〔1997〕345号)
  (5)在省内举办全国综合性技术交易会
  依据:《技术交易会管理暂行办法》(国家科委令第10号)
  (6)技术商品广告证明
  依据:《山东省技术市场管理条例》
  (7)机密、绝密级国家秘密技术出口
  依据:科技部、保密局、外贸部《国家秘密技术出口审查规定》(国科发计字〔1998〕425号)
  (8)国家科学技术奖
  依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国务院令第265号);《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实施细则》(科技部令第1号)
  (9)社会力量设立全国性科学技术奖
  依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国务院令第265号);《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管理办法》(科技部令第3号)
  (10)专利代理服务机构、专利资产专职评估机构的设立
  依据:《专利代理条例》(国务院令第76号);中国专利局、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专利资产评估管理暂行办法》(国专发管字〔1997〕67号)
  (11)专利权有效审核
  依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工商广字〔1998〕第40号文;中国专利局、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专利资产评估管理暂行办法》(国专发管字〔1997〕67号)
  (12)专利权质押合同审查
  依据:《山东省专利保护条例》
  (13)出国举办国际性的科技活动
  依据:《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因公出国审批权限,严格审批出国管理的通知》(鲁普发〔1994〕6号);《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出国审批管理工作中几个具体问题的通知》(鲁政办字〔1994〕152号)
  (14)国家级高新区和农业科技园区的设立
  依据:《国务院关于批准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有关政策规定的通知》(国发〔1991〕12号);《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办法(试行)》(国科发农社字〔2001〕229号)
  4.备案事项2项
  (1)专利实施许可合同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局公告(第十二号)》(1986年3月10日);《山东省专利保护条例》
  (2)科技成果登记
  依据:《科技成果登记办法》(国科发计字〔2000〕542号)
  (六)山东省公安厅
  1.审批事项17项
  (1)制造、销售、进口弩和营业性射击场开设弩射项目
  依据:《关于加强弩管理的通知》(公治〔1999〕1646号)
  (2)民用枪支配置和企业民用枪支配售许可证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枪支管理法》
  (3)开办营业性射击场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枪支管理法》
  (4)销售多色复印设备和经营多色复印业务
  依据:《关于加强多彩复印业治安管理的通知》(公治〔1996〕158号)
  (5)烟花爆竹企业爆炸物品安全生产许可证
  依据:《关于加强烟花爆竹安全管理的通知》(公通字〔1999〕102号)
  (6)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生产、使用、销售单位放射性同位素工作登记证
  依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国务院令第44号)
  (7)举行集会、游行、示威活动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实施条例》
  (8)公共安全技术防范工程施工许可证
  依据:《山东省公共安全技术防范管理办法》(省政府令第60号)
  (9)保安服务公司、保安培训机构设立
  依据:《关于进一步清理整顿保安服务公司的意见》(公发〔1990〕11号);《关于清理整顿保安培训机关的批复》(公治〔1998〕365号)
  (10)特种行业(典当、报废机动车回收、旧货业)许可
  依据:《典当业治安管理办法》(公安部令26号);《关于做好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管理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内贸局联发再字〔1999〕第11号);《旧货流通管理办法》(内贸行联字〔1998〕6号)
  (11)无地农民集体“农转非”和省直(中央驻鲁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党政管理干部家属“农转非”
  依据:《国家建设用地条例》(国发〔1982〕80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农转非”控制和管理实施意见的报告的通知》(鲁政办发〔1991〕30号)
  (12)外国人来华定居、永久居留及缩短外国人在华停留期限或取消在华居留资格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法》
  (13)外国人签证及其延期、加签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法》
  (14)公民因私事出入境及赴港澳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出境入境管理法》;《中国公民因私事往来香港地区或者澳门地区的暂行管理办法》(1986年国务院批准公安部发布)
  (15)公民往来台湾地区及台湾居民来我省定居
  依据:《中国公民往来台湾地区管理办法》(1991年国务院批准公安部发布)
  (16)机动车号牌生产特许
  依据:《机动车号牌生产管理办法》(公安部令第13号)
  (17)跨地区的群众文化体育活动治安许可
  依据:《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治安管理办法》(公安部令第44号)
  2.核准事项13项
  (1)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专用产品经销许可证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147号)
  (2)麻黄素运输许可证
  依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麻黄素管理的通知》(国发〔1998〕3号);《麻黄素运输许可证管理规定》(公安部令第52号)
  (3)设立机动车辆安全技术检测站
  依据:《机动车辆安全技术检测站管理办法》(公安部令第2号)
  (4)进口机动车注册、转籍、过户登记
  依据:《进口机动车登记审批管理规定》(公交管〔1999〕216号);《关于严厉打击走私机动车犯罪活动的通知》(公通字〔1998〕67号)
  (5)警用车、教练车注册、过户、变更、报废
  依据:《警车管理规定》(公安部第27号令);《机动车登记注册工作规范》(公交管〔1997〕96号)
  (6)建筑消防设施设计、安装调试、检测、维修、维护保养服务企业、机构许可
  依据:《建筑工程消防监督审核管理规定》(公安部令第30号);《山东省消防条例》
  (7)企事业专职消防队的设立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山东省消防条例》
  (8)国家、省级重点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及验收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山东省消防条例》
  (9)民爆器材经营许可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爆炸物品管理条例》
  (10)初次申请大型客车学习驾驶证
  依据:《机动车驾驶证管理办法》(公安部令第28号)
  (11)灭火器维修许可
  依据:《山东省消防条例》
  (12)建立经济民警队伍
  依据:《关于建立经济民警的实施方案》(国发〔1980〕310号)
  (13)车辆运载影响交通安全的超限物品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国发〔1988〕19号);《关于车辆运载超限物品审批程序的批复》(公通字〔1993〕2号)
  3.审核事项1项
  戒毒医疗机构
  依据:《关于戒毒医疗机构须报禁毒机构审批的通知》(卫医发〔1999〕第386号)
  4.备案事项3项
  (1)销售省外公共安全技术防范产品
  依据:《山东省公共安全技术防范管理办法》(省政府令第60号)
  (2)国际联网与国际互联网联网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147号)
  (3)生产、销售消防产品
  依据:《山东省消防条例》
  (七)山东省财政厅
  1.审批事项21项
  (1)罚(没)款许可证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2)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
  依据:《国务院关于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的决定》(国发〔1996〕29号);《山东省行政性事业性收费管理条例》
  (3)彩票的发行
  依据:《关于认真做好彩票发行和管理工作的通知》(财政部财综字〔2000〕17号);《关于印发社会福利基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政部、民政部财社字〔1998〕124号);《关于印发体育彩票公益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政部、国家体育总局、中国人民银行体经济字〔1998〕365号)
  (4)国有企业资产损失冲销和盈余公积金、资本公积金转增资本
  依据:《关于加强国有企业财务监督若干财务问题的规定》(财政部财工字〔1997〕346号)
  (5)境外企业国有资产损失和终止清算后的坏帐及对外经济合作企业境内外应收帐款坏帐
  依据:《山东省境外投资财务管理办法》(省政府令第81号);《关于对外经济合作企业财务管理若干问题的通知》(财政部财外字〔1995〕5号)
  (6)旅游饭店企业取得无偿划拨土地转作固定资产
  依据:《关于印发〈旅行社内部财务管理办法(范本)〉和〈旅游饭店内部财务管理办法(范本)〉的通知》(财政部财外便字〔1997〕20号)
  (7)事业单位撤并清算资产处理
  依据:《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财政部令第8号)
  (8)国有独资及控股的地方金融企业财务计划指标
  依据:《关于加强地方金融机构财务监管的指导意见》(财政部债字〔1999〕164号);《关于加强金融企业财务监管若干问题的通知》(财政部财债字〔1999〕217号)
  (9)农业税、农业特产税和耕地占用税的减免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关于省、市、自治区应掌握一部分农业税减免指标的通知》(财政部财农字〔1981〕第9号);《关于农业特产税征收具体事项的通知》(财政部财农税字〔1994〕第7号);《关于耕地占用税减免管理的暂行规定》(财政部财农税字〔1990〕第56号)
  (10)契税减免
  依据:《契税暂行条例》(国务院令第224号);《山东省契税征收暂行规定》(省政府令第91号)
  (11)公物拍卖机构指定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关于委托省财政厅国有资产管理机构负责指定公物拍卖机构的通知》(鲁政办发〔2000〕21号)
  (12)地方国有资产占用单位设立股份公司和发行A股时国有股权界定、国有股持股单位确认
  依据:《股份有限公司国有股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国资局、国家体改委国资企发〔1994〕81号);《关于股份有限公司国有股权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财政部财管字〔2000〕200号)
  (13)地方股东单位持有的上市公司非发起人国有法人股及非上市公司的国有股权转让或划转和股份有限公司国有股配股
  依据:《关于股份有限公司国有股权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财政部财管字〔2000〕200号)
  (14)省属企业国有资产无偿划转、核销和冲减
  依据:《关于企业国有资产办理无偿划转手续的规定》(财政部财管字〔1999〕301号);《关于加快省属国有工交企业改革脱困意见的通知》(鲁政发〔2000〕44号)
  (15)省属国有企业改制国有资产确认
  依据:《关于加快省属国有工交企业改革脱困意见的通知》(鲁政发〔2000〕44号)
  (16)国有企业产权转让
  依据:《山东省国有企业产权转让管理办法》(省政府令第65号);《关于加强国有资产产权交易审批工作的通知》(鲁政办发〔1994〕71号)
  (17)省属单位国有资产评估立项及评估结果确认
  依据:《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国务院令第91号);《关于资产评估立项、确认工作的暂行规定》(财政部财评字〔1999〕90号)
  (18)省属企业国有资产授权经营
  依据:《山东省企业国有资产授权经营暂行办法》(鲁政发〔1999〕39号)
  (19)省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
  依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国家国资局国资事发〔1995〕17号);《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实施办法》(国资事发〔1995〕106号)
  (20)省属单位计算机替代手工记帐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会计核算软件管理的几项规定(试行)》(财政部财会字〔1989〕65号)
  (21)境外投资的国有资产产权以个人名义注册登记
  依据:《山东省境外投资财务管理办法》(省政府令第81号)
  2.核准事项12项
  (1)特殊行业(国有企业)的年度会计报表
  依据:《国有企业年度会计报表注册会计师审计暂行办法》(财政部财经字〔1998〕114号)
  (2)建设工程预决算审价机构业务资格
  依据:《关于加强建设项目工程预(结)算竣工决算审查管理工作的通知》(财政部财基字〔1998〕766号);《关于印发财政部门委托审价机构审查工程预(结)算、竣工决算管理办法的通知》(财政部财基字〔1999〕1号)
  (3)省属文化、文物、体育、计划生育事业单位修购基金提取
  依据:《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财政部令第8号)
  (4)产权转让机构资格证书
  依据:《山东省国有企业产权转让管理办法》(省政府令第65号)
  (5)会计师事务所设立和注册会计师注册登记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
  (6)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和罚没票据的使用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关于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的决定》(国发〔1996〕29号);《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票据管理规定》(财政部财综字〔1998〕104号);《山东省行政性事业性收费管理条例》
  (7)省属单位会计从业资格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办法》;《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财政部财会字〔2000〕5号)
  (8)省属企业之间债务抵消余额转作股权
  依据:《关于加快省属国有工交企业改革脱困意见的通知》(鲁政发〔2000〕44号)
  (9)省属企业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产权登记
  依据:《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登记管理办法》(国务院令第192号);《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国家国资局国资事发〔1995〕17号)
  (10)省直行政事业单位预算外资金银行收支帐户开设、变更和撤销
  依据:《行政事业单位预算外资金银行帐户管理的规定》(财政部、监察部、中国人民银行财综字〔1999〕88号)
  (11)省属单位使用会计核算软件确认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办法》
  (12)兼并企业资产评估财产损失、资本金合并
  依据:《企业兼并有关财务问题的暂行规定》(财政部财工字〔1996〕224号)
  3.审核事项4项
  (1)政府性基金
  依据:《国务院关于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的决定》(国发〔1996〕29号);《山东省行政性事业性收费管理条例》
  (2)行政事业性收费标准
  依据:《国务院关于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的决定》(国发〔1996〕29号);《山东省行政性事业性收费管理条例》
  (3)事业单位对外投资
  依据:《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财政部令第8号)
  (4)利用外国政府贷款项目
  依据:《关于进一步加强利用外国政府贷款限额以下项目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家计委、财政部计外字〔1999〕2103号)
  4.备案事项2项
  (1)省属国有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办法
  依据:《关于加强国有企业财务监督若干问题的规定》(财政部财工字〔1997〕346号)
  (2)省属企业实施兼并向政府主管部门提出的报告
  依据:《企业兼并有关财务问题的暂行规定》(财政部财工字〔1996〕224号)
  (八)山东省人事厅(山东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1.审批事项15项
  (1)机关事业单位职工人数、工资总额年度计划以及相关的专项计划
  依据:《全民所有制机关事业单位职工人数和工资总额计划管理暂行办法》(人事部人计发〔1990〕17号);《山东省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基金管理办法》(省政府令第95号)
  (2)国家公务员录用、省政府机关公务员转任、调任和非领导职务设置
  依据:《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国务院令第125号)
  (3)省直事业单位干部调配、有关政策性干部录用、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职数
  依据:《企事业单位评聘专业技术职务若干问题暂行规定》(人事部人职发〔1990〕4号);《吸收录用干部工作的暂行办法》(〔1984〕鲁人字第21号);《关于省属单位干部调配工作几个问题的通知》(鲁组〔1989〕9号);《干部调配工作规定》(人事部人调发〔1991〕4号)
  (4)省政府及政府部门的系统奖励表彰活动
  依据:《山东省行政奖励表彰规定》(鲁政发〔1998〕62号)
  (5)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和省非教育系统公派出国留学
  依据:《省委、省政府关于选拔管理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的试行意见》(鲁发〔1987〕22号);《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管理暂行办法》(鲁办发〔1993〕18号);《关于加强高层次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工作的通知》(鲁发〔1998〕12号)
  (6)省直和市公务员培训基地及省级继续教育基地建立
  依据:《国家公务员培训暂行规定》(人发〔1996〕52号)《全国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人培发〔1995〕131号);《山东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鲁政发〔1989〕146号)
  (7)设立人才中介机构和举办全省性人才交流会
  依据:《山东省人才市场管理条例》
  (8)引进国外智力项目及成果推广项目
  依据:《关于鼓励引进国外智力的暂行规定》(国引办发〔1991〕75号);《建立农业引智成果推广示范基地的试行办法》(外专发〔1998〕65号);《建立农业引智成果推广示范基地的试行办法实施细则》(外专发〔1998〕135号);《山东省引进国外农业成果示范园管理办法》(鲁政字〔1997〕128号)
  (9)出国(境)培训项目、团组及人员
  依据:《关于派遣团组和人员赴国(境)外培训的暂行管理办法》(外专发〔1993〕314号);《山东省派遣团组和人员赴国境外培训暂行管理办法》(鲁政办发〔1994〕52号)
  (10)来鲁外国专家身份确认和职业签证
  依据:《山东省外国专家管理暂行办法》(鲁政发〔1998〕12号)
  (11)聘请推荐外国专家和承办出国(境)培训业务单位资格
  依据:《聘请外国文教专家单位资格认可办法》(外专发〔1992〕170号);《关于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组织派遣团组和人员赴国(境)外培训工作资格认定的暂行规定》(外专发〔1993〕204号);《国境外培训渠道管理暂行办法》(外专发〔1999〕4号);《国境外培训渠道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外专发〔1999〕88号);《关于重新认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组织派遣团组和人员赴国境外培训工作资格有关事项的通知》(外专发〔2000〕121号)
  (12)齐鲁友谊奖
  依据:《山东省外国专家管理暂行办法》(鲁政发〔1998〕12号)
  (13)省直机关事业单位的职能配置、机构设置、人员编制、领导职数及事业单位的经费管理形式
  依据:《国务院行政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27号)
  (14)设区的市机关机构设置和按规定须经省批准的市、县属事业机构的设置
  依据:《关于事业单位机构改革若干问题的通知》(中办发〔1996〕17号)
  (15)设区市、县(市、区)及乡镇机关人员编制总数
  依据:《关于加强管理防止机构编制再度膨胀的通知》(中办发〔1997〕7号)
  2.核准事项11项
  (1)省直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津贴福利的调整及变动
  依据:《关于贯彻实施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鲁发〔1985〕14号)
  (2)省直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离)休费确定及退休人员待遇调整
  依据:《关于贯彻实施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鲁发〔1985〕14号);《国务院关于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制度改革问题的通知》(国发〔1993〕79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三个实施办法的通知》(国办发〔1993〕85号)
  (3)高级专家延长退离休年龄
  依据:《关于高级专家离休退休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国发〔1983〕141号)
  (4)省属机关事业单位工人晋升技术等级
  依据:《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人进行技术等级岗位考核有关问题的通知》(人薪发〔1994〕44号);《关于印发〈机关事业单位工人技术等级岗位考核暂行办法〉的通知》(人薪发〔1994〕50号)
  (5)享受省政府津贴人员确认
  依据:《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提高驻我省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和博士生导师有关待遇的通知》(鲁政办发〔1995〕85号)
  (6)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依据:《关于重新组建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有关事项的通知》(国家人事部人职发〔1991〕8号)
  (7)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因公致残等级
  依据:《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东省人事厅山东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鲁政办发〔2001〕12号)
  (8)普通大中专学校毕业生、毕业研究生生源资格审核、毕业生就业方案和举办毕业生就业双向选择活动
  依据:《关于颁发〈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暂行规定〉的通知》(教学〔1997〕6号)
  (9)在省级以上媒体发布人才招聘广告
  依据:《山东省人才市场管理条例》
  (10)博士后人员进出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依据:《国家人事部、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关于在山东省进行博士后工作管理体制改革试点的批复》(人函〔1998〕149号)
  (11)省直事业单位法人登记
  依据:《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2号);《山东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办法》(省政府令第74号)
  3.审核事项3项
  (1)以国务院、人事部名义奖励表彰
  依据:《国家公务员奖励暂行规定》(人核培发〔1995〕68号);《山东省行政奖励表彰规定》(鲁政发〔1998〕62号)
  (2)选拔院士、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给做出突出贡献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发放政府特殊津贴的通知》(中发〔1991〕10号)
  (3)非教育系统留学回国人员科技活动择优资助
  依据:《关于非教育系统留学回国人员科技活动择优资助经费管理的暂行办法》(人调发〔1990〕6号)
  4.备案事项6项
  (1)省政府机关公务员轮岗、回避、辞职、辞退情况
  依据:《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国家公务员辞职辞退暂行规定》(人核培发〔1995〕72号)
  (2)省政府工作部门处级公务员任免
  依据:《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国家公务员职务升降暂行规定》(人发〔1996〕13号)
  (3)省政府部门及所属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度考核结果
  依据:《国家公务员考核暂行规定》(人核发〔1994〕4号);《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暂行规定》(人核培发〔1995〕153号)
  (4)省政府部门及所属事业单位开除工作人员
  依据:《山东省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奖惩试行办法》(鲁政发〔1985〕69号)
  (5)执行引进技术设备合同或根据有关(经国务院批准与外方签订多边和双边经贸、科技、贷款和增款等)协议安排的赴国(境)外培训项目
  依据:《关于派遣团组和人员赴国(境)外培训的暂行管理办法》(外专发〔1993〕314号);《山东省派遣团组和人员赴国境外培训暂行管理办法》(鲁政办发〔1994〕52号)
  (6)市地和省直部门自行组织的引进国外人才项目
  依据:《山东省外国专家管理暂行办法》(鲁政发〔1998〕12号)
  (九)山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
  1.审批事项4项
  (1)技工学校的开办、调整、撤销
  依据:《技工学校工作条例》(劳人培〔1986〕22号)
  (2)社会力量举办省属职业资格培训、技术等级培训机构
  依据:《社会力量办学条例》(国务院令第226号)
  (3)省属职业技能鉴定机构资质认定
  依据:《关于颁发职业技能鉴定规定的通知》(劳部发〔1993〕134号)
  (4)境外人员来鲁就业
  依据:《外国人在中国就业管理规定》(劳部发〔1996〕29号);《台湾和香港、澳门居民在内地就业管理规定》(劳部发〔1994〕102号)
  2.核准事项7项
  (1)省外组织、公民在我省开办职业介绍机构和劳务管理机构
  依据:《山东省劳动力市场管理条例》
  (2)省属企业年度工资总额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山东省企业工资管理暂行规定》(鲁政发〔1995〕107号)
  (3)省级直管单位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定点零售药店资格
  依据:《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1998〕44号);《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管理暂行办法》(劳社部发〔1999〕14号);《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零售药店管理暂行办法》(劳社部发〔1999〕16号)
  (4)省属就业训练机构和劳动预备制培训基地资格认定
  依据:《关于印发〈就业训练规定〉的通知》(劳部发〔1994〕490号);《关于印发“三年千万”再就业培训计划的通知》(劳部发〔1998〕36号)
  (5)政策性安置人员劳动关系调配与特殊人员政策性招工“农转非”
  依据:《关于逐步解决职工夫妻长期两地分居问题的通知》(中组发〔1980〕4号);《军人抚恤优待条例》(国务院令第8号)
  (6)职工提前退休和省统筹直管企业职工退休
  依据:《山东省统一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施办法》(鲁政发〔1997〕109号)
  (7)省属企业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关于企业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审批办法》(劳部发〔1994〕503号)
  3.审核事项1项
  社会力量举办的省属就业训练、职业培训单位发布招生广告和职业介绍机构、用人单位利用省新闻媒体公开向社会发布招工广告
  依据:《劳动部关于印发〈就业训练规定〉的通知》(劳部发〔1994〕490号);《山东省劳动力市场管理条例》
  4.备案事项1项
  中央驻鲁、省属企业集体合同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山东省企业集体合同条例》
  (十)山东省国土资源厅
  1.审批事项22项
  (1)探矿、采矿许可及转让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实施办法》;《探矿权采矿权转让管理办法》(国务院令第242号)
  (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年度计划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第256号)
  (3)省政府批准的用地闲置处置方案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闲置土地处置办法》(国土资源部令第5号)
  (4)建设单位使用省政府批准的国有土地改变用途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5)农民集体所有的非农业建设用地(8公顷以上)使用权转移
  依据:《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
  (6)权限内建设项目征用、使用土地及临时用地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第256号)
  (7)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兴办企业用地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
  (8)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建设用地审查报批管理办法》(国土资源部令第3号)
  (9)复垦土地使用权确定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山东省土地复垦管理办法》(省政府令第102号)
  (10)未确定使用权的国有荒山、荒地、荒滩(100-600公顷)的开发利用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
  (11)以划拨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转让
  依据:《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
  (12)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与采矿权价款减免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国务院令第241号)
  (13)矿产资源补偿费减免
  依据:《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管理规定》(国务院令第150号)
  (14)大中城市和大型建设项目建立相对独立的平面坐标系统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山东省测绘管理条例》
  (15)测绘项目立项和开工许可
  依据:《关于进一步贯彻执行〈测绘市场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国测法字〔1997〕10号)
  (16)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使用许可
  依据:《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使用许可管理规定》

不分页显示   总共3页  1 [2] [3]

  下一页